Post By:2008/11/6 11:53:35
古路村的介绍:
古路村,金口河与汉源交界处,海拔2000米以上。该村至今尚未通电,交通相当困难.一个鲜为人知的彝族山寨,位于国家地质公园大渡河峡谷老苍沟下侧的悬崖绝壁上,属四川雅安汉源县永利彝族乡行政管辖。 从汉源县城出发经乌斯河镇,顺金乌公路宽阔路面下行不久,就到了老苍沟口,这里是成昆铁路“一线天”大桥的所在地,也是去古路村山路的起点。物资运输仅靠马驮。古路村小学,共有学生66名,三个年级,仅靠两名老师维持(目前学校的情况看去了才知道)。在通往峡谷彝寨村落的绝壁上依稀有条路,一条在山岩上凿出来的、不到40厘米宽的“路”。我们别无选择,只得沿这条山路手脚并用地往上爬。爬上绝壁后有个小村地名叫斑鸠嘴。这里的行政区划是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。
从“一线天”到斑鸠嘴,实际上是在绝壁上攀援了半天,“一线天”离汉源乌斯河火车站10公里,成昆铁路线上著名的“一线天”桥,就在这里。从“一线天”到斑鸠嘴,其实并不远,站在斑鸠嘴,可以听到火车的声音,因为垂直高度在800米左右。
关于古路村名字的来历,有一说是“咕噜”是石头滚下山的声音,“咕噜”便成了古路。古路村人从何处来,为何又要在如此险要的地方居住?他说在数百年前,因为部落争斗,他们的祖先受到他族追杀,一路逃亡至此。《清溪县志》(以前汉源县名叫清溪县)的记载似乎证实了这点。
古路村的人要到外边去,只有一条路可走,就是从悬崖下到大渡河边。“其实那不是路,陡峭之处是用木棍结成的梯子,连木梯也不能搭建的地方则用藤绳。从前,我们下山,都是从山里采来像锄把粗的野藤子,把它拴在上面的树桩上,拉着野藤子往下移,而且身上还要背上几十、百把斤的山货,是背到山下用于换盐、布的。稍不留神,就会坠入陡崖,死无葬身之地。” 据说,古路村的小猪大多是从山下买回来的,但喂肥了只得自己吃,因为谁也没有办法把肥猪背下山。有的牛马,因为没有母牛配种而终老。从外地远嫁过来的媳妇,有的一直到死,也再没有回过娘家。即便是男人们,下山的机会也极少。
直到上世纪60年代修筑成昆铁路时,工程队看到他们就像猴子一样在悬崖上荡来荡去,用钢板在“一线天”处焊起了一道道钢梯子,古路村的人才结束了在树藤上“荡秋千”往来的历史。2003年,□□□出钱,村民出力,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路,大约1米宽的路,他们叫它大路,也有人称为骡马道。
野藤———天梯———大路,古路村人走过了“古路”三部曲。
好怀念小时候.记得小学老师骂我:我一巴掌把你踢出去!当时我想笑却不敢笑。现在,是敢笑却不会笑了……
[img]/tp/bbs/200509/20050901125435404.jpg[/img]
http://www.517sc.com/ASP/bbs/list.asp?boardid=37